病人安全週簡介
改善病人安全的照護除了有賴醫療團隊的努力,從不安全的執行操作中尋求改善的解決方案外,病人的參與在積極有效的改善作為中更扮演相當重要的推手。美國在2002年由美國病人安全基金會(National Patient Safety Foundation,NPSF)主導發起病人安全週活動(Patient Safety Awareness Week,PSAW),舉辦理念在於“始參與病人安全”分別針對消費者(病人及家屬)及健康照護提供者規劃不同的活動,活動一推出旋成為美國國內近幾年來較引起公眾注意的病人安全活動之一。
而國內自2002年發生數起醫療不良事件且造成多人傷亡後,喚起各界正視病人安全的重要性,因此衛生福利部自2004年起委託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以下簡稱本會)標竿美國的病人安全週,將每年十月第三週訂為我國的病人安全週;而世界衛生組織於2019年發布每年9月17日訂為「世界病人安全日」,響應世界病安日活動,本會自2020年起將病人安全週改於每年9月17日當週辦理。病人安全週舉辦至今將邁入第20年,歷年邀請全國醫療網及醫療機構共同響應,在各地舉辦多元化推廣活動,搭配各類文宣散佈及媒體宣傳,強化社會及民眾對病人安全的認知及參與。
本院配合響應醫策會病人安全週活動,每年於院內辦理多元化響應活動,邀請民眾共同參與響應。
資料來源參考:衛生福利部 - 台灣病人安全資訊網
本院113年病人安全週活動花絮
主題:孕產安全,你我共守
本院於婦兒科病房舉行了由院長帶領的全院響應活動,院內員工及民眾皆參與其中,藉由戴上象徵病人安全的橙色口罩,強化對病安的認識。
透過母嬰健康體驗小活動,讓參與者實際操作如包巾、蓋腳印、包尿布等新生兒照護技能,寓教於樂,提升員工與民眾對孕產安全的實務理解。
針對懷孕或產後的媽媽及爸爸,本院設置了「母乳支持團體聚會」,提供一個專業且具支持性的環境,讓家長們針對哺乳期間乳房問題及新生兒照護挑戰進行經驗分享與問題諮詢。這不僅加強了家長間的交流與支持,還通過專業指導提升家長的自信心與知識掌握。
婦產科門診的快閃活動強調了常規產檢的重要性及孕期健康知識的宣導。透過個管師的孕產安全衛教講座,提升了孕產婦及家屬對孕期風險與安全的認知。隨後進行的「孕期健康輪盤挑戰遊戲」進一步加強了互動參與性,讓參與者在趣味遊戲中學習正確的孕產知識,並激發學習動機。
針對院內醫護團隊的專業課程設計,是本次病安週的重要特色之一。本院分別舉辦了「產後大出血之危機管理」、「高危險妊娠案例分享」及「胎盤早期剥離臨床照護」課程,邀請孕產婦照護團隊進行高危險妊娠及危機處理的訓練與案例分享,強化醫療團隊對產後大出血與高危妊娠風險的辨識與應變能力,確保院內工作人員具備高水準的專業知識與技能。